新手入坑多肉,入手多肉攻略
许多新手肉友刚入门时,常把肉给养差、养坏、养死,于是多肉植物死亡名词:黑腐、烂茎、果冻化总是跟自己形影不离,看着多肉们香消玉殒,心中感到无比沮丧与无奈,彷不管用了多大的力气,都没办法让心爱的宝肉活得长久一点。
其实你不是天煞孤星,只是还没熟悉多肉的脾性,没有人是天生的黑手指,只要多了解一点,多有耐心一点,假以时日,你也可以变成「养肉高手」。
不嗦,马上进入重点....
养多肉前要先清楚「多肉科属」,不要连哪一科都不知道就埋头傻傻地养(很多人都这样呀,看喜欢买回来就很开心用自己的方式胡乱养起来),要清楚在养哪一种类型才不会耗尽心力还徒劳无益。
多肉植物的「科属」相当的多,景天科、百合科、仙人掌科、龙舌兰科、大戟科、菊科、番杏科、萝科等都有该科独有的特性,知道名称後就直接上网估狗,会有针对这个品项的深入研究,估狗久了,就算遇到没看过的多肉,你也可以用「科」来初步判断怎么对待它们。
多肉植物说白话就是「肉很多」的植物,原生地或为沙漠,或为高原,或为海边的礁石缝里,为了适应环境的严苛,平常努力把水分储存在根、茎或叶里,使该部位看起来肥大,而其它的部位随之退化以减少水分的散失(如针状的叶),因此根茎叶可以储存大量水分的植物,通常都可以归属为多肉植物。
许多人对多肉植物存有错误的认知,像我的同事曾经跟我说过她很不喜欢多肉,因为仙人掌刺刺的碰到很不舒服,啊多肉这么多品种,你是不会找没有刺的喔!不过这也是一般人对「多肉植物」常有的误解,认为「仙人掌」就等于多肉,但其实多肉植物囊括的范畴广大,仙人掌只是多肉植物中所属的一科而已。
多肉植物品种之多样性令人咋舌,目前登录在案的就有上万种,随着不断地交种繁殖,还会衍生更多品项。新手面对这么多种类会难以取决从何处入门较好,那我建议你先找一本图鉴来看(去图书馆借或上网直接看百度图片也行),各个科别的图片都翻一翻,看哪一种最顺你的眼,就从这里起步进入这个世界,以後观赏起来也较开心快乐。
如果你还是无法抉择要养什么,那市场上最容易得到也较便宜的品项,应该就属「景天科」了吧?例如玉串、玉缀、铭月、月兔耳、姬胧月、秋丽、加州夕阳、特叶玉蝶、黄金石莲等常常都是三盆一百、四盆一百地卖,新手用来练练手、培养经验是再好不过的了,从此处专攻研究,或许也是一个好的开始。
【冬季种与夏季种】
多肉可分为两大阵营:「冬季种」与「夏季种」,这也是多肉「生长季」的意思。冬季种指春、秋、冬三季生长明显,酷暑会进入休眠或半休眠的品种,常见的有像景天属(如观音莲)、天锦章属(如天锦章)、银波锦属(如熊童子)。夏型种是指在夏天不休眠且生长旺盛的品种,常见的有像仙人掌科(如仙人掌)、大戟科(如姬麒麟)、龙舌兰属(如龙舌兰)、芦荟属(如木立芦荟)。
感觉起来,多肉天生外表看起来比较粗勇的,夏天似乎长得比较好。
注:是亚热带国家,夏天很热,冬天相对温带国家不那么冷,所以春秋冬三季都可以算是冬季种的生长季。
生长季是多肉生长最好的时节,此时适当地给水、给肥可以增进多肉快速成长,加以充足的日照使其颜色鲜、体态优美,了解多肉属于哪个生长季可以避免你做出错误的养护方式,因此每逢生长季就要好好把握时机,让多肉呈现最美的姿态。
接下来说说多肉的「养护通则」,基本上每个科都能适用,只是对于某些科要稍作调整。
【栽养植物的三要素:空气、阳光、水】
我们通常会说「阳光、空气、水」,但在这我把空气排在第一位,而所谓的空气指的是「通风」(通风很重要,老师在说一定要听要听),多肉对「闷」这事很敏感,你缺乏阳光、水分,它顶多只是活得「没那么好」,但是环境不通风而闷到,肉儿很容易就会对你以死明志。
【通风】
所谓的通风,不是你自以为的通风,也不是开冷气吹电扇的通风。你热了、闷了会开冷气与电扇,但你没办法给多肉24小时都吹冷气电扇,就算可以,对多肉来说也不健康。
天然的最好!
通风良好的首选地点必然是在户外,因为自然风再怎么样都比室内的电扇来得清爽宜人,因此你放置多肉的地点,最好是时时刻刻都有微风轻拂的地方,例如不会淋雨的公寓顶楼、稍为遮蔽的宽敞庭院,都是养肉最佳的练兵场,再不然,清风摆的日晒阳台,也是多肉能顺利生长的优良地点。
不过大人呀!我家就是没这种风水宝地怎么办?
没有顶楼加盖天台,没有透天厝前後庭院,或是阳台已被外推到极限变成骑楼上的悬崖,多肉就只能养在室内,那是不是就没有路可以走?唉~我能不能劝你放弃养多肉,养点室内植物也能美化环境及创造绿意。什么!非多肉你终生不娶(嫁),那好吧,至少你把多肉放在略为通风的窗户旁,或是空气有所对流的地方也算差强人意,然而你养的数目就不能太多,不然过于拥挤不通风肉儿一样要挂,但养个几株来过过瘾还是很ok的~
《关于通风的小叮咛》
一、 介质选配要通风
我们晓得大颗粒的介质较能让植物的根系透气,所以你所处的环境越不通风的话,颗粒土的比例就要越高,不过没有泥炭土这种绵细又保水的介质,可能也会让根不好抓土及缺乏养分,所以适度掺一点也是应该的,但就算是黄金万年草这种细根品种的,我也看过有人直接用全颗粒介质就种得很好。
混合比例大概就三份颗粒土混一份泥炭土,环境不太通风的就四比一,很担心的,就五比一吧!
二、 盆底也要通风
盆底有洞是选盆器的基本要件,这样失手浇太多水时才有出口流泻,但就算盆器的底部有洞,还是会有些水滴积在底层内部难以挥发,生长季或许较无所谓,在夏天气温升高时就成了残害多肉的致命杀手。垫高盆子使风带走盆底多馀的水分,让根部能有呼吸的空间。格状植床板、排水踏板、不锈钢网、有洞的园艺整理盘等都可以增加盆底对流,想要多肉平安度夏,盆底的通风状况也该谨慎以对。
防止底部积水造成烂根,通常会在底部填上一层「铺底石」,而最常用到的铺底石为「发泡炼石」,这是一种特殊的粘土与水搅拌後,在1,100℃高温下烧制而成,呈红褐色粗细不同的膨松石砾状,具有无数独立的气孔,表面可吸附水份,而内部仍保有空气的两重构造,使其兼具保水性与通气性,可防止底部积水烂根,颗粒有尺寸之分,应依盆的大小选用适合的尺寸。
图:发泡炼石为常用的铺底石。
三、 适时清除枯叶
植株下叶老化干枯为正常的代谢现象,尤其在发根与生长时会消耗叶片来提供成长所需养分,此外植物干枯与服盆期也都会使下叶逐渐枯萎。若叶子还未完全干扁时不要拔除,因为里面还有一咪咪养分可以继续供给母体吸收,但完全干枯的下叶要尽早移除,以增进近根处的空气流通,在夏天来临之际更要加强干枯叶片的清除,前面说了,通风很重要,争取每一个良好的通风条件,都是多肉能安全度夏的关键。
四、 阳台低于围墙部分要小心
许多人跟我一样都是「阳台族」,以为阳台是户外所以通风肯定无虞,然而很多阳台水泥墙下的风是很微乎其微的,不信的话你将卫生纸揉团沾湿,分别放一团在围墙上,一团在围墙下,看看它们干燥的快慢相差多少。放在围墙底下的纸团若总是难干,那你还能期待浇湿的泥土会有变干的时候吗?植株尽量架高让风能吹到,使用挂钩吊在阳台防盗窗上也是可行,只要湿润卫生纸能快速变干的地点(非日晒变干的),就是多肉生活的好居所。
五、 买肉有节制,让爱更长久
人心总是贪婪,逛网页看到喜欢的多肉绝不会错过+1,整个阳台都要铺满盖满,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不放肉宝。我了解那种爱它就想带在身边的感受,不过空间就这么大,位子就这么多,阳台被挤得水不通,通风条件势必不佳,住在密不通风的你家阳台,多肉平常已经够气闷郁卒了,遇上天敌夏天更是难以存活。
人生能舍才有得,有时候你以为拥有了全部,一回头却都是失去。
除非你家有广阔的庭院,或者你的阳台极度通风,不然挑选你最喜欢的多肉好好照顾就好,其他的就送人或另寻他处安置,这样对你与多肉都好,而且摆置多肉尽量有所间隔,不要过度摩肩擦踵,如果,你想拥有他们久一点的话。
图:种在阳台的肉若不是直接对外,而是有外窗者,更要注意通风状况是否良好。假使窗户时常关闭,加上排列的太密的话.....危险!危险!
六、 养在室内要注意对流
对流就是同个空间要有2个以上的窗或门,一个引进户外冷空气,一个散出室内热空气,且有必要的话可加装排风扇。以前我在外租房,房间里有两扇大窗户,其中一扇还面临着马路,但即使外面是凉爽的下雨天,我的房间还是闷热的像蒸炉,夏天不吹冷气真的受不了。后来去大X发买了一支排风扇自行装设,房间的冷气就再也没开过了,即使是夏天,睡到半夜还会「起畏寒」。
综上,「通风」这两个字对多肉的存活最重要的关键因素,尤其是想度过夏天更是首要条件。文人有诗云:肉颜展秀丽,春秋绽缤芳,光水尚无谓,无风使肉亡。想要肉能活,先给它一个通风的环境吧!
【阳光】
江湖上载言:「欲见泥菩萨,必先夺火猴。」要把多肉养得漂亮,一定得多晒太阳。多肉在常晴的地方才会有绚丽的彩叶,才能有强健的枝体,所以中南部多阳的天气,轻易就能把多肉晒得万紫千红。
注:多肉植物会变色是因为内部色素进行化学反应,从而改变自身色素比例,主要的因素有两点:「低温」和「紫外线」。春秋两季早晚温差大,加上晒足太阳的话,会变色的肉儿就能换彩妆!
啊我就是住阴雨绵绵的,难道此生就跟缤纷的多肉无缘?是很常下雨,尤其是冬季的东北季风吹呀吹的,连下一个礼拜不停歇的雨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,不仅打湿了我一地的哀愁,还让我的多肉显得黯淡无光。不过同志们不需要悲伤,毕竟不是晓住的雨隐之村,总会有放晴的时候,重点在于你要把握天晴时的阳光,尽量让多肉吸取紫外线(但要小心晒伤),并在没太阳的日子里韬光隐晦,减少浇水避免徒长,多肉在北部并不是不能活得精彩,只是需要多一点技巧与经验。
长门表示:很常下雨。
注:「徒长」这个词的解释就是多肉「白费工地长大」,徒长常见的表征就是茎不断地拉长,叶片与叶片的间隔跟着变宽,叶片也越长越小。徒长最基本的原因就是「水太多」与「阳光太少」,尤其是在室内种植时最常发生。水与光两者的给予是相对的,给太多水要它生长,却没有给足相对的阳光帮助它转换,所以会不断拉长茎形成「白长了」。
阿肉表示:如果我这不是徒长,那什么是徒长呢?
日照强度大致分为「全日照」与「半日照」,就是光照需要很强的全日照植物(几乎可以整日曝晒),及需要稍为遮荫别曝晒太久的半日照植物。在照顾多肉植物前要先了解该株多肉需要多大强度的日照,这样照顾起来才不会晒伤或日照不足,至于怎么了解,直接估狗打植物名称,总是找得到文章跟你说的。
注:像「百合科」(如十二之卷、玉露等)的多肉比较不耐晒,晒得太猛烈会「臭火干」,所以尽量不要长时间曝露在透中午的阳光下,以早晨或下午的斜射阳光为佳。
的肉友们应该很多是「阳台族」,在这个都市丛林里,只剩下几坪大的阳台是多肉姑且生存的微窄净地。想要争取阳光,面向就很重要,个人私以为,东向最好,正午前的阳光和煦不致于太烈;西向次之,虽然西晒有时光线过强要注意防晒,不过有阳光就已经算很好啦!南向虽好,一年三季吸取的阳光可谓最充足,然而冬季太阳北移,很有可能好几个月都会日照微弱。
在住房若要求面向,就得看每个人考量房屋条件的优先级与口袋够不够深而定,想要有全日照的阳台真是相当的难。像我的阳台一天最满才只能晒2-3小时,所以有太阳时当然就要给它晒好晒满,能晒多少算多少,但公司的露台一天可以晒到5小时以上,因此光照需求比较大的多肉,我就会拿到公司去养。
有人会在室内用植物灯照养多肉,这是一个没有充足日照环境时的替代方案,有的肉友用植物灯养起来也挺鲜红润的,但使用植物灯记得要适当给植株休息,不要一照就是24小时,这样容易把肉「晒伤」,植物跟人相同,每天也是要关灯睡觉的。
顶楼的肉尽量不要直接放在地上,不然夏天就会有烤焦面包条可吃,找有孔洞的层板架高,不然垫个排水踏板也行,另外顶楼的晒伤问题也很多,遇到炎炎夏日,还是拉张黑网为妙。
【给水】
「你不是没有爱,只是还不懂爱的分寸。」这句爱情箴言用在给多肉浇水上真是贴切无比。
给水应该是占多肉栽培最大篇幅的部分,可能要讲个三天三夜才能停歇。首先你得把以往对植物「自以为是的认知」给丢掉(点一首五月天的歌:丢掉手表,丢外套,丢掉背包再丢唠叨~),植物要常浇水这件事不适用于多肉植物。来!跟我念一遍,不要每天浇水,不要常常浇水,不要没事就让多肉喝水,因为多喝水有事,有事别喝水。
有些新手肉友认为自己心中大爱无限,每天不多少「照顾」一下多肉就觉得过意不去,时常给它们浇浇水、摆弄摆弄,甚至有的还常常拔起来看根「到底长好了没」,真是杀千刀的阿弥陀佛,我求求你放过它们好不好!
「你那不是爱,是最残忍的对待。」
多肉植物之所以成为多肉,就是因为大都生长在严苛的环境,它们在艰困的境遇下卖力求生,在短暂的暴雨後尽力吸取砂土里的水分,让它们在没有下雨的日子可以慢慢消耗肉里的水分而不至于渴死,以待下一次还能听见下雨的声音。
如今这些多肉们飘洋过海来到定居,寻求一个扩展自己生存版图的机会,身为一个真真正正的人,啊你是不知道很潮湿腻!我房间的除湿机开整天,鼻子还不断过敏流鼻水,这样天杀的潮湿你一直给多肉浇水,还是不是人呀!
多肉的水分需求相较于其他一般植物为低,浇水周期也更长,我晓得你爬过文,彷间教你无数种浇水的方法、频率,但总是公说婆说、众说纷纭,最後再附上警语:「依每个人的环境有所差异。」环境包括温度、湿度、介质种类、盆子大小与材质等,我常常都是有看没有懂,经过这些养肉岁月,遇上了无数的错误与懊悔,我渐渐体会到九阴真经中所说的那些文言文究竟是什么意思。
注:介质就是「土」的意思。
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各异,温度与湿度的变化也不尽相同,所以你不用去管别人多久浇一次水,更何况你也管不了,只要把握一个大原则:土要「完完全全」干了才浇水,是的,要完完全全地干。完全干代表土的中心点也要完全干了,若只是土的表层干了没用,平时只要被大太阳晒个一两天,基本上表土就干了,但里面还是湿的呀!如果土没有全干就浇水,下一次还没干又再浇水,土一直保持在湿的状态,根就很容易烂(什么东西泡在水里都很容易发霉腐烂的),你一定得要等土完全干燥了,让根有呼吸的空间与时间後才能再浇水(一直让你穿湿的衣服,你也会不舒服吧!)。
重点来了,我们怎么知道土的中心点干了没?观察是最好的手段,有很多「征兆」可以帮助我们去判断,我来讲解几个比较好用的方法,给新手们参考看看。
一、叶子扁软了没?
多肉如果缺水,叶子会呈现干扁状,表面甚至会皱皱的,像景天科就很好观察,如果叶子整体已经干扁发皱(只有一两片不算,可能只是老叶消耗),代表土里面整个水份已被吸光,植株开始在吸自己叶子里的水分,此时浇水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。又例如月兔耳,可以轻轻凹凹它的叶子,之前都很硬挺的,怎么现在软软的很好凹折(轻轻地凹,不要像我就太粗鲁把它折断,森七七!),此时也是浇水的好时机。
图:被我凹断的月兔耳。
注:叶子发软也可能是因为「烂根」的缘故,由于根烂掉没了吸水的功能,水分没办法上到叶子也会让叶子发软,所以你要先判断缺水的原因是太久没浇水,还是烂根造成的。
二、牙签小帮手
表土有没有干我们可以看得到,但土的中心点却很难观察,这时拿一个小牙签插进土中(大盆就拿烤肉用竹签、再大盆就用卫生竹筷),过了十分钟後拔起来看有没有湿,如果还是湿的就再等等吧!
有人觉得常常使用牙插土可能会伤害根系,可是瑞凡,我想您也不可能一天插三次,了不起一个礼拜作一次罢了,而且这也只是新手学习判别土干湿的方法之一,过一阵子能拿捏了,也就很少用牙了唷,更何况若每盆都用牙插,有几百盆的人多累呀!所以只要选两三盆便宜肉在刚开始种的时候练习判断就好。
三、秤秤盆株重量
一个两盆,加上土,加上植株重量约多少,常常拿就会有手感,依此类推,三、四盆重量多少,加了水与完全干之间的差别,养了一段时间自然有概念,如果你还是无法准确判断,那就坚持「宁干勿湿」的宗旨。过湿对多肉的伤害会比过干来得大,更何况多肉本身就是较为耐旱的植物,所以要是无法判断,那就多等个几天,不碍事的!
若新手没有信心用这个方法,那就回到前两个吧!以上几个简单的方法提供给新手们互相比对使用,只要经过一段日子後,判断的准确率就会越来越高的。
结论是:需不需要浇水不用问别人,只要问多肉:「你的土干了没?」
人家说:「不浇则已,一浇就要浇通透」,浇到水从底部流出来为止,就是大家常说的「干透浇透」,这时常被新手拿来当作圭臬信奉,不过尽信书不如无书,浇大水的前提是有充足的光照、通风的环境和适宜的温湿度。如果你遇到了连几日的大雨,那就不用急着浇,即使已到了浇水的时机,也可缓缓等放晴再说,因为空气中飘有水气,湿度也够,多肉可以吸取环境中的水分,若真的干到很看不下去,那给个薄水就行;如果你的环境本身就光照不足,那只要少量给水就好,学人家干透就湿透,容易造成徒长现象;如果环境不够通风,也不要时常全浇透,根部长期闷在土里,就易生疾病。
因此,「干透浇透」是在有充足阳光、通风良好与适宜温湿度下才成立,这几个字并不一定是浇水的最高指导原则,还是得依你所处环境的阳光、通风、温湿度来做调整。
说到浇到底部水流出来也有两个好处,一是洗涤土里的废物与废气,将其借由浇大水冲刷带走,二是如果你总是只在表面浇薄水而已,根就只会在土表横向发展,不会往下深入扎根。
「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」
很多时候多肉会阵亡,都是因为新手肉友的爱太滥的缘故。有一种好,叫做主人很想对你好,但往往就是这种「好」,害死了心爱的肉儿们。多肉喜欢安静不被打扰的生活,它被称为「懒人植物」除了是因为不用常浇水外,有部分原因是只要把它放在适当的地方,不理它也可以活得很好,就算偶而忘了它的存在,过了好几个礼拜,它也不至于「死给你看」。当然,若是你有时间也可以常常去看看它们,观察其细微的变化,就能够尽早知道是不是该把环境做个调整,但如果多肉没什么重大伤病,还是把握那个原则:不打扰,才是我们对它最大的温柔。
多久要浇一次水真的不好说、不便说、不该说,但如果你硬是逼我给你一个期限(我希望那会是一万年),我试图「量化」出浇水的间隔给您参考看看。若3盆以下连续晒太阳一个礼拜,每天都晒有4个小时以上,那可以一个礼拜浇一次,4盆就延长到10天,要是该周有下雨,下几天就延後几天,这样够简单了吧!假使不太放心,就再多个两三天卡安心。
注:以上前提是介质用比较疏水的颗粒土,若土用的是比较保水的(如栽培土、泥炭土)那时间就再拉长三、五天吧!
对养多肉来说,浇水可是一门很大的学问,浇太多太频繁肉会淹死,浇太少太懒惰根会枯死,就算是多肉老手也不见得每次都能准确地掌握浇水时机,尤其是夏天,每次浇水都是考验,然而这需要经验的累积,急不得的,不过久了,等你长大了,就会懂了。
浇水最好选在天气晴朗的日子进行,可以先看气象报告(或是气象app),得知接下来会有好几天晴天的时候才浇,因为浇下去的水才能很快地被植物吸收利用或蒸发掉,不会长时间闷在土里,形成烂根的机会(再次强调通风的重要性)。
多肉最适合生存的温度为5~30度C,气温低于5度与高于30度,会容易使多肉进入休眠状态以保护自身(但有部分多肉不会休眠),这时候千万不要浇水,由于在休眠,根不会吸水,你浇的水不会被根吸收,积在土里反而大大提高了烂根的风险,而且人家在睡觉你却往人家的床铺倒水,你说是不是太过份了点?
注:休眠需连续多天都在5度以下或30度以上,只有一天两天低温或高温,多肉还不至于会休眠,不过只要靠近这两个气温时,就要小心注意啦!尽量不要给太多水。
对了!要是你真的克制不住自己浇水的冲动,那我给你一个建议,另外养盆喜水植物(如薄荷),把所有的望都发在它身上吧!(羞~)
很好!现在你已经学到多肉浇水的心法真诀:不手贱、不滥爱、不打扰。
【想再跟新手说的话】
自古就说养植物是用来修身养性的,这句话真是没错,养多肉更是「心性」与「耐性」的培养,忍住想浇水的念头,等待多肉缓慢地长大,都在培植我们的修养,或许你自己不觉得,但你的心灵确实在潜移默化。
多肉有着生命的各种姿态,我们当然都希望可以把肉养得漂亮,但肉在照顾中难免会有长歪的时候,这时也不用太过在意,每块肉都像我们的孩子,孩子长大变丑了,你会嫌弃它吗?或许它长得不如你想像中的端庄,不过只要肉能健康地活着,就能给我们很大的安慰了,不是吗?(看着肉一颗一颗的死亡,那才叫受伤。)
植物跟动物不一样,动物一旦觉得环境不舒适会设法逃离,而植物却只能在原地默默地等待死亡。然而多肉跟人类很像,也讲求环境的舒适(通风、阳光与水不也是人们生活所要求的基本元素吗?),你把多肉当成人来看待,给它舒适的空间,它就能回应你的期待,健健康康地长大,别着急不气馁,一时失志也免怨叹,真的把肉养死了,就当成是在学经验,好好地记取教训,下一株肉来到你家时,就能更安全地长大。
想说的实在太多,篇幅却永远不够,多肉知识博大精深,入了坑就脱不了身。我不是什么大师,更称不上是哪门子达人,只是在多肉这条路上走得跌跌撞撞,所以想把自己学习到的知识与经验分享给新手,希望这篇文章能带给你们一些信心与安慰,当中如果有错误还请看官们不吝指教。
觉得这篇有用的话就把它加到「我的最爱」,有空没空复习一下可以帮助你日新又新,养肉的每个时期拿来再看都能有不一样的体会。祝每个多肉新手都能成功化身为「绿手指」,让多肉陪伴我们的人生共同成长。
读完这篇文章,我们来总结下本文共涉及到了哪些知识点,包括有多肉植物、购买多肉、多肉攻略等方面的知识,希望这些能够帮您更好地了解文章主题。
声明: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文章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核实并作出处理。